這不但是個人吃人的世界,更是個虎吃兒的、極其荒謬的世界。不想人謬亦謬者,應該及早離開。

細說世界的荒謬,儘管這大概也是不被容許的。

星期日, 1月 13, 2008

新聞:邱騰華籲市民勿用新銀紙封利是

取自1月12日的明報

邱騰華:舊紙幣封利是

環境局長邱騰華呼籲,農曆新年用舊紙幣來封「利是」。

他說,金管局每年都要印刷三億張新紙幣,需要耗用四百噸棉花,新年用新紙幣來封「利是」的做法並不環保。


同日星島日報的報導如下:

邱騰華籲市民勿用新銀紙封利是

環境局長邱騰華呼籲市民,在農曆新年時,不一定使用新銀紙封利是。他指出,每年農曆新年,金管局都要印製三億張新銀紙,耗用四百噸棉花,並不環保。


究竟是每年全年印三億張新紙幣,還是每年農曆新年印三億張新紙幣?看來是前者。香港金管局網頁指出:「香港印鈔有限公司(香港印鈔)負責印製香港3家發鈔銀行的所有紙幣〔…〕香港印鈔每年大概印製3.2億張紙幣。」

金管局每年要印大量鈔票,那如如何?難道是為了應付市民封利是的需要嗎?非也。鈔票也是紙,會隨使用而耗損,政府需要印新鈔票以替換市面上耗損嚴重的鈔票。以鈔票流通量之大,就算沒有用新銀紙封利是的習慣,政府每年仍舊印刷大量新鈔票。

而且,究竟新銀紙變成紅封包的「內涵」後會有什麼下場呢?答案是在若干時間後被拿出來使用,變成市面流通鈔票的一員,而非一次過使用,用完即棄。那麼「浪費」是指什麼?

星期五, 1月 11, 2008

高清見偽善

肥醫生在《十個不買高清數碼電視的理由》中羅列十個「〔他〕決定暫時不為觀看數碼電視而購置電視以及機頂盒」的理由。但其實只要看最後兩個理由便成:他沒時間看電視節目,有閒時亦無興趣看,於是原因不在高清。若高清廣播和高清電視從此消失,他不會忽然變得空閒吧。

有人說高清電視畫質未必勝過傳統電視,有人說高清電視現時物非所值。這些論點,有些可能為真,有些屬見仁見智,但都應該由消費者自行決定。只是不知道為什麼,「別買高清電視」的聲音中竟包含種種道德批判,令人摸不著頭腦。

1.為環保而不買高清電視

「我也不會買高清,因為環保。」-棉雲

關環保何事?之前我已說過,購買高清電視不一定是不環保。甚至,新電視可能比十年八載前的更省電。(很奇怪,同樣是「換」,但在換慳電膽潮中沒人出來說大家扔掉大量舊燈泡很不環保之類。)

2.為窮人而不買高清電視

「我會想起貧窮人,所以不會買高清電視。知足常樂!」-charisky

「我十分認為買高清電視是一種Luxurious, 是不必要的!我覺得這些產物都是為了剌激人無窮擁有之慾望,仲有〔為〕滿足人害怕悶的內心困擾,不斷以〔新〕去代替〔舊〕有的,使其能減低焦慮。」-charisky

現今「不必要」的產品何其多,指定不買高清電視無並不合理。何況回應者並無指出買「豪華」(見仁見智)的東西有何不妥。至於「內心困擾」等,純屬人們喜歡怎樣猜也可以的猜測。

「新電視只屬於你一個,環境卻屬於所有人。買新電視往往意味丟舊電視,造成污染。你的新電視,窮人沒得看,污染卻一起受(甚至受更多)。」-棉花糖雲(於《換機潮》)

同理,購買高清電視不一定是不環保,(淨)污梁無從說起。而且,香港的「窮人」(要有多窮見仁見智)不少都有電視(雖然未必是高清),憑什麼說他們無份「污染」,難道只有高清的型號才是污染?

3.為體現「基督精神」而不買高清電視

「charisky的『刻己精神』,正好與基督精神吻合。如果charisky是教友,我想會是一名不錯的教友。自己不真正需要的東西盡量不要買,減少消費,真的是教會一直提倡的。但多少教友會奉行?」-棉雲

耶穌哪有叫人「減少消費」?想說服人也不用騎劫耶穌之名吧?至於教會,我也想知是哪間教會這樣提倡。不如叫那些「教會」先奉行刻己精神,呼籲教徒不用捐那麼多奉獻,最好全都結業,反正奉行基督教並「不真正需要」「教會」(反而可能是絆腳石)。

順便提提這個留言:

「只管咬文嚼字,不看背後的動機,沒有細心閱讀別人的想法者,想必太被LOGIC高舉了!一點也沒有人情味吧!」-charisky

我想知這裏的「人情味」是什麼意思。難道人云亦云熱熱閙閙的便叫人情味?難道連買部電視都要遭三姑六婆審判,背負什麼「無窮擁有之慾望」的罪名,這便叫人情味?

容我拆穿某些人的西洋鏡。為不在某個時候買某種產品(可能是在另一時候或買另一種產品)詳述理由,還要繞個圈向自己臉上貼金,批評那些不站在同一道德高地上者的個人決定,那不是環保或知足或刻已或什麼。那是偽善,而且都在電視的高清下表露無遺。

星期日, 1月 06, 2008

高清數碼電視與危言聳聽

取自07年12月31日明報一篇題為《今起數碼廣播 46萬部電視恐成垃圾》的報導:

【明報專訊】今晚7時開始,香港便正式開始數碼廣播,但標榜無雪花、無鬼影、節目選擇更多的高清廣播,令兩成市民更換未壞的電視。地球之友估計將被棄置的電視可能多達46萬部,而四分之一受訪者更因為「驚接收不到」而購買新電視,團體促請政府推行生產者責任制,同時要求生產商為消費者定下更明確指引。地球之友於7月及12月進行兩次問卷調查,共訪問2075名市民,在這兩次調查中,打算於兩年內購買新電視的人由16.7%升至18.6%;而半數考慮購買新電視的人的電視使用不足6年。

半數棄置電視使用不足6年

調查亦向6間電器零售商發出問卷,其中泰林及豐澤表示,數碼廣播會推高高清電視的銷量約10至15%,亦會推出多項推廣及折扣優惠,以吸引市民購買。地球之友指出,隨著數碼廣播及北京奧運的舉行,預計會有兩次換數碼電視熱潮,以去年約40萬部的電視機銷售量計算,將被棄置的電視可能多達46萬部。

批政府沒關注處理電子廢物

地球之友環境事務主任區詠芷表示,不少市民只因貪新鮮及追潮流而購買電視,「這不單浪費金錢,電子廢物含有的鉛、鎘及水銀等金屬,處理不當會危害人體及破壞環境」。他們希望生產商及政府可為消費者清楚講解數碼廣播,而市民亦要作理性消費。

地球之友續稱,參考立法會文件內英國於93年推行數碼廣播經驗,預計香港會有15億至20億英鎊經濟收益,但港府並沒有關注處理電子廢物問題。05年提出的《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政策大綱》中,「生產者責任制」至今仍未有定案,而日本、韓國、歐洲等地已陸續落實責任制,生產者須承擔處理電子廢物的責任。

地球之友表示,九龍灣電子回收工場每年只能處理萬多部電子產品,沒足夠能力處理數以噸計的電子廢物,他們希望政府增撥資源,協助慈善團體回收電子零件。

(報導引用的資料似乎來自地球之友發表的一份新聞稿,題為《數碼廣播恐引發換機潮 高清、標清 消費者未必睇得清》)

看到如此危言聳聽的標題和如此巨大的數字,不少讀者的第一個反應,可能是暗罵有意買高清數碼電視的人破壞環境、浪費資源,或者打消買高清數碼電視的念頭,又或者互相傳閱以作教化他人之利器。只是,有多少人會去了解,標題和數字背後有多少(或沒多少)理據呢?

數字並不可靠

先看看46萬這數字是如何得來的。地球之友根據其於去年七月向電器零售商作的問卷的回覆,估計電視機銷售增長為10%至15%。另外,「據業界資料顯示,去年電視機的銷售量約40萬部」(可惜稿中沒註明「業界資料」的出處)。40萬 x(1+15%)=46萬。於是稿中聲稱「若增長如預測,而消費者又會將舊機丟棄,那麼將可能有多達46萬檯的廢棄電視機。」

這裏要商榷的是「消費者又會將舊機丟棄」這假設。是否每買一部電視機,便必定把一部電視機丟棄進垃圾箱呢?未必,還有這些可能性:
  • 增添電視機的數量(這裏包括在購買前不擁有電視機者)
  • 把舊電視機轉讓他人
民調意思含糊

新聞稿指出地球之友「分別於今年七月和十二月,進行兩次的電話意見調查,以掌握市民在數碼廣播熱潮下的意見」。調查內容如下:
  1. 請問你屋企部電視機用左幾多年?(若多過一部,就以廳個部為計)
  2. 政府計劃在2008年推行「數碼電視廣播」,請問你在未來兩年,會否因應呢個機會而購買新電視?(選「唔會」及「唔清楚」將會跳去答第4題)
  3. 請問你會買新電視既原因係?(可選最多兩個原因)
  4. 會換電視機人數與電視機年份之關係

可是,調查本身有多處問題,令其意思變得含糊,結果的價值成疑:
  • 對家裏擁有多於一部電視的受訪者,第1題忽略了其他電視機的年齡,令其結果含意成疑-例如電視年齡輕,或許是反映市民喜愛把家裏較新的電視放在廳中。
  • 第2題提供的可能答案 為「會」、「唔會」及「唔清楚」。答案之一的「會」是指「會購買新電視」、「會為了數碼電視廣播而購買新電視」還是什麼?若有意購買新電視但不是因為數碼 電視廣播才買,應如何答(更重要的是受訪者如何答了)?
  • 第2題答「會」的人為177人(7月)及189人(12月)。第2題亦顯示只有在此題答「會」的人才會答第3題。可是,第3題的總人數竟有234人(7月)及233人(12月)。
  • 第2題顯示,答「唔會」及「唔清楚」的人會答第4題,但第4題的內容並不適用於這些人。
  • 對照第1題,究竟第4題是包括家中所有電視還是其中一部?調查沒有交代。
結論理據薄弱

調查中第2、3、4題的結果,極其量只能反映市民對2年內將來的估計,不應把「估計中的數量」偷換成「馬上要實現的數量」。

調查又指:「表示會購置新電視的被訪者中,有超過一半(51.8%)的電視機使用時間不足6年;其中超過三成受訪者的電視機齡,更不到四年,這跟以往電視用上十年八載的傳統大相徑庭」。新聞稿又稱:「部份消費者在電視性能良好之下就更換新電視,不少是貪新鮮、追潮流的心態。」究竟第一句引文顯示了什麼呢?要留意的是,今昔電器之壽命未必一樣,不應被預設為相同。電視機齡未達「傳統」,不代表仍然性能良好。調查結果未能支持「在電視性能良好之下就更換新電視」的論點。

廢物一概而論

新聞稿說「香港政府及業界在龐大的經濟誘因下,沒有認真考慮數碼廣播可能引起的電子廢物問題」。這裏預設「數碼廣播可能引起電子廢物問題」。可是,電子廢物問題一向存在,並非由數碼廣播引起的。就算數碼廣播從不實行,市民亦會使用及最終廢棄各種電子用品,廢棄電視及其他電子廢物亦會出現、亦需處理。

在討論數碼廣播的新聞稿中,把其他電子廢物拿出來一概而論,藉此把問題算到數碼廣播的頭上,只會混淆新聞稿的論點,削弱其說服力。

漠視購買因素

報導和新聞稿的標題都衝著數碼廣播而來。可是,儘管時間上有巧合,購買電視未必就是為了接收數碼廣播。其中一個可能性是:現有的電視本來就需要更換。地球之友作的民調正顯示,因現有電視老舊而購買電視的人,按百分比遠多於為改善畫面質素的。

電視銷量的增長還可以有其他的因素,例如本港現時經濟強勁,市民消費力高、北京奧運在即、等等。若把銷量增長或所謂的「換機潮」全歸於數碼廣播,則並不誠實。

環保之木屑與大樑

前陣子我收到一封由某位議員寄來的廣告信,內容很短也很簡單:呼籲人減少其「carbon footprint」(即「個人的『溫室氣體』排放量」)。

這個時候,幾乎人人都在提「溫室氣體」、「全球暖化」等詞語。只是,這封郵件就是有點怪:既然我收到這封信,則意味著選區內無數的登記選民都收到郵件。為傳開這個簡單的訊息,這議員濫發了多少郵件,耗費了多少紙張呢?

或許環保真的是講究潮流的,有定期轉換的熱門詞語。若干年前,人們流行說「減少用紙」、「停止砍伐」等等,於是再造紙大行其道,不僅人人把口號掛在嘴邊,市面上更冒起各種各樣的再造紙,當中甚至標榜「由〔你意想不到的物料〕製造」,好不熱鬧。

過了不太多的時間,難道減少用紙再沒有必要,什麼亞馬遜森林不再面對剃頭或夷平的危機?抑或是一切都只是個潮流,再談減少用紙實為過氣,需要update一下自己,追趕本年冒起的超新星才是王道?若減少排放氣體是為環保,而那邊箱卻極不環保,那不是雙重標準麼?

不不不,是我會錯意了。叫別人環保永遠都容易。所以呢,在提起「全球暖化」的熱潮中,手指和「排放量探測器」永遠都是指向別人的。唏,你知否你每年排放x噸 「溫室氣體」呢?(好像說成說話者沒份排的。)喂,你這生活方式正在加速全球暖化。(說話者的生活方式很可能沒有明顯分別。)噢,你願意減少你的排放量嗎?(好像說成受話者才是始作俑者。)

或許我真的和其他人一樣,每年製造不知多少噸什麼什麼廢氣,但最少我沒有以浪費來提倡環保,也沒有把問題說成只是別人的問題一樣。「環保先鋒」啊,或許我眼中真的有木屑,但可以先注意一下你眼中的大樑嗎?

星期六, 1月 05, 2008

基督教的敵我二分

危難、恐懼及共同敵人,能令人團結、令人順服和信任一些他們認為可保障安全或抵抗敵人的權威。於是,有些人或組織會以營造恐慌和重複提醒共同敵人的存在,以賺取人們的信任。這種現象是基督教運作的核心。在這裏,共同敵人是撒旦和所謂的「敵基督」。

撒旦

撒旦明明是聖經人物,但撒旦很壞、很可怕,卻是連教外人也既有的思想。可是,究竟撒旦壞在哪裏、可怕在哪裏呢?答案恐怕是:總之聖經如是說。

若兩個國家或組織敵對,則在他們的傳媒(例如刊物)中不難看到批評或醜化另一方的言論。就算真的如聖經所言,上帝與撒旦在敵對,但聖經是上帝陣營的刊物,裏面對撒旦的記述無必要正確,對撒旦的判斷亦屬片面之詞,不應單憑此便就判定撒旦真的很壞或邪惡-除非是對於無條件把「上帝的話」聽進去的教徒吧。或許,若撒旦陣營也出版一本撒旦經的話,上帝在裏面也會是醜惡無比的。(當然,亦不排除只是教徒個某個假想敵敵對,而非真的是上帝與撒旦在敵對。)

諷刺的是,就算按聖經的記載,撒旦仍比上帝良善多了。聖經中,上帝殺人無數,降災無數。相反,撒旦一個人也沒殺過,只是降過幾個微型災害。

教徒把世上的壞事(例如天災人禍、人的貪念等)歸撒旦,但除了他們的刊物或一廂情願外,並沒有理據。另一方面,我們沒機會去聽撒旦的自辯或反指控(除了在教徒創作的故事中)。撒旦引人離開神之說,同樣是欠缺理據和可印檢性。就算撒旦真的引人離開神,亦只屬兩派間的勢力角力,就像兩間公司互相嘗試「挖角」一樣,在本質上不是「壞」(最少不應說「A公司攏絡B公司的人員就是壞,B公司攏絡A公司的人卻是救贖」),亦與組織外的人無干。

反基/敵基督

在宗教討論中,經常聽到有網友被冠以「反基」或「敵基督」之名。究竟這些稱呼有著什麼意思呢?

「反」具有「反叛」、「搗亂」、「挑起事端」的暗示。因此,教徒不會自稱「反撒旦」、「敵世俗」等,雖然他們的教義也包含上述意念。可是,「反基」或「敵基督」在聖經中有著簡單直接的意思:

「不與我相合的、就是敵我的、不同我收聚的、就是分散的。」(Mat 12:30)

「誰是說謊的呢?不就是那否認耶穌是基督的嗎?否認父和子的,他就是敵基督的。」(1Jn 2:22)

「凡是不承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,那靈就不是出於 神,而是敵基督者的靈;你們聽過他要來,現在他已經在世上了。」(1Jn 4:3)

「因為世上有許多迷惑人的出來、他們不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.這就是那迷惑人、敵基督的。」(2Jn 1:7)

原來不信耶穌的人便是「敵基督」。換句話說,那只是「非教徒」的同義詞。

教徒往往把反對教徒惡行、教會歪理的聲音標籤為「反基督」。這種標籤是錯誤的。一方面,耶穌只是故事書角色,或許值得為之寫故事人物分析,卻不值得去反。難道我們要反對故事書人物存在於故事中?當然,若有人當故事書是真實人物,別人則有反對人們這樣做的理由。另一方面,教會和教徒並不代表耶穌(雖然有些教徒自以為是)。對他們的批評,不應被上綱為對耶穌的。

教徒說,「敵基督」是受著撒旦的操控。但這陳述屬不可印証。教徒又說,不靠攏神便是靠攏撒旦。但盡管教徒怎樣想,非教徒可以不同意,因為有第三個可能性:兩邊都不靠攏。那只不過是他們兩方的爭執,外人為何一定要表態或決定站在哪一邊?

何況,若有敵基督這回事,則某些教徒才是真正的敵基督。他們不但不聽從耶穌的教導,更設法更改或以後人的教導取代之。他們孤假虎威、假傳聖旨、立壞見證等等,不正是與基督對敵麼?

逼迫/逼害

基督徒常說他們(整體)常被迫害。可是,以世界之大,就算真的有某些基督徒在世界某角落被逼害並不奇怪。若換成其他宗教和組織的人士,此句也可以為真。

而且,所謂的逼害是指什麼呢?同樣地,或許在世界某角落有基督徒(或其他宗教和組織的人士)正在被拷打、虐待和殺害。只是,日常聽到的逼害,往往只是指受到人家的批評或質疑。很多時候,教徒遇到別人質疑他們的教義、駁斥他們的論點後,便指別人逼害他們;當他們看到批評教徒言行的言論,便說那是教徒受到逼害的証據。他們甚至拿出經文背誦,說教徒果然常常受逼害,末世真的近了云云。

再者,這些情況往往是源於教徒「先撩者賤」,例如向別人傳道說教後被質疑教義、提出荒謬的論點後被駁斥,向非教徒「招降」後被拒絕等,實在怪不得別人,受「逼害」亦別能怪自己了。

屬靈戰爭


既然有敵人的出現和立場的不同,於是便有所謂的「屬靈戰爭」,其意思大概是:教徒在上帝的協助下,與撒旦和他的爪牙交戰。教徒一方面要合力拒抗撒旦的攻擊(即引誘其犯罪),另一方面要感化被撒旦迷惑的人,令他們重歸上帝的陣營。

「屬靈戰爭」這詞語,間接來自聖經中的數段經文:

「我兒提摩太啊!我照從前指著你的預言,將這命令交托你,叫你因此可以打那美好的仗」(1Ti 1:18)

「我覺得有個律、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、便有惡與我同在。 因為按著我裏面的意思。〔原文作人〕我是喜歡 神的律.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、和我心中的律交戰、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。」(Rom 7:21-23)

「你們要靠著主、倚賴他的大能大力、作剛強的人。要穿戴 神所賜的全副軍裝、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。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、乃是與那些執政的、掌權的、管轄這幽暗世界的、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。」(Eph 6:12)

國家進入緊急或戰爭狀態時,領導者往往以「合力擊退敵人」為由,要求額外的(甚至不受制衡的)權力。在這些時候,往往是法律不被執行,異見人士遇到無理待遇,等等。同樣地,「屬靈戰爭」這詞語能激起教徒的熱情,但也能蒙蔽他們的思路,令他們靠攏不值得信任的人,敵視沒有得罪或傷害自己的。

用處和影響

一方面,敵我二分對教會和牧者是很有用的工具,但亦教徒和教外人亦承受著其代價,例如:

  • 教徒不敢思索他們的信仰(因為怕「跌進撒旦的圈套」)。這或許會減少「問題教徒」的出視,方便牧者去管理,但亦令教徒不能反思其信仰的問題。
  • 教徒犯錯後把責任推給「撒旦引誘」。這或許令他們好過甚至重拾心靈平安,但也令他們不去正視個人的劣行,吃虧的往往是身邊的人。
  • 教徒爭取特權時,把反對他們爭取特權者標籤為「敵基督」,有助因人廢言,抑制反對聲音。在現實中,這策略往往奏效。當某些教徒享有特權時,受害(即應有權利和資源受影響)的便是其他人-這可能包括其他教徒。
  • 一軛論禁止教徒與「敵人」交往和結婚。這有助穩定教會的人流和收入,但令天下不少有情人受著不必要的痛苦和壓力。

有些教徒承認主流基督教有其醜惡的一面,並提議摒棄之。基於以上的影響,說敵我二分是此醜惡面的一部分並不為過。只是,可以抽出來摒棄之嗎?

主流基督教與敵我二分是近乎密不可分。例如,基督教教義需要一位無惡不在的撒旦去解釋世間的邪惡、痛苦、人的軟弱、死亡等的由來。教會要依賴共同敵人去賺耶教徒近乎無條件的信任、難以監察運用的金錢奉獻等。

若摒棄相信撒旦的「負責人」角色甚至其存在,則基督教無法維護「上帝全能全善」的信念下解釋世界醜惡和不足之處;教徒面對教義的荒謬和矛盾,無法輕易地推卻為「都是撒旦幹的」了事,或許被逼面對之。甚至,教徒需要放棄相信基督教能解決生死、罪惡等人生疑問,放棄相信上帝具有某些值得推崇的特質,等等。可是,放棄了這種種後,剩下的還是基督教嗎?教徒還願意持有此信仰嗎?又是另外的問題了。

星期五, 1月 04, 2008

聖誕節、慶祝與哀悼

提到12月25日,你會聯想到什麼呢?

多數人大概會想到聖誕節,畢竟日曆是這樣寫著。可是,不少人(尤其是教徒)則更進一步,好像以為基督教擁有了這一天,並全權決定這天代表什麼,不能有其他意義似的。

12月25有沒有其他意義?當然有了。這天發生過什麼,香港人理應記住:這是香港淪陷的紀念日。1941年12月8日,日本軍隊分三路進攻香港。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,駐港的英國及加拿大軍隊節節敗退。12月25日,港督楊慕琦宣布向日軍投降,開始了日本對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統治。至於三年零八個月是什麼、有多悲慘等,可以問問上年紀的人或者看維基。不是說每年這天我們都要哭喪著臉,但最少別投基督徒的所好,說什麼耶穌降生才是這天的唯一的「真正意義」。

肥醫生談及聖誕節時提出了一個怪論:「我們要尊重不同宗教的信仰以及傳教自由,就正如在佛誕當日我們也不會找釋智慧來打對台。」。把對宗教節日的反應和「信仰以及傳教自由」拉上關係,雖然不合理但屬司空見慣。以佛誕為例子,倒是新鮮而有趣。就以佛誕為例,基督教是如何「尊重不同宗教的信仰」呢?

香港回歸後,民間團體成功申請讓例誕成為公眾假期,但不少基督教徒及團體卻反對之。聲音隨時間而式微,但此節日仍受到特殊待遇,例如有網友指出,『香港有不少基督教學校,在校曆中刻意隱瞞佛誕,其他假期均有名有姓,唯特別將佛誕假期只寫成「公眾假期」』。

2003年5月8日,佛教界人士借了維園慶祝佛誕。豈料基督教人士也向警方申請在同一時間及地點聚會,結果獲得批准。翌日,據稱佛教團體遇到試音失靈,此失靈被基督徒譽為「現代的迦密山對決,榮耀歸給神」。2005年5月14日,正值佛誕(正日為5月15日)及長洲太平清醮,約三十名基督徒企圖強闖會場。他們列隊步操,手寺尖矛和盾牌,高呼「耶穌萬歲」、「基督必勝」及「基督唔怕撒旦」等口號,又出示警方發出的《不反對遊行通知書》,拒絕離去。最後警員接報後趕至才把人群分開。

評論某個宗教節日應該慶祝與否並無不妥,更非與該宗教「打對台」。基督徒神經過敏,亂出「尊重信仰」的皇牌,卻會令該教自暴其短也。

就算只談聖經故事內容,聖誕節亦未必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,更莫說只能慶祝不能哀悼。暫且莫論慶祝一個人將在多年後被害死是多麼的變態,以死來做場戲給自己看是如何的荒謬等等。緊接著耶穌出生的,是他一家的落荒逃亡,還有希律進行的大屠殺:「希律見自己被博士愚弄、就大大發怒、差人將伯利恆城裡、並四境所有的男孩、照著他向博士仔細查問的時候、凡兩歲以裡的、都殺盡了。」(Mat 2:16)對於南京大屠殺、兩次世界大戰、等等,我們要哀悼。但是對百利恆屠殺,我們卻要慶祝?真不知道這是什麼怪論。

面對六四事件,馬力提出了「坦克碌豬論」;面對有人掃聖誕的興,教徒則有更「高明」的見解:

  1. 有人質疑被殺的是「大衛的後裔,而非所有鎮上的小孩」。可是,上述的經文寫明「所有的男孩」。何況,難道只有「大衛的後裔」被殺就不是屠殺,較少人死亡的殺戮就不是悲劇?
  2. 有人說殺嬰是猶太王希律所為,是「希律既選擇」。這是轉移視線:是誰是決定或選擇,與是否屠宰或應否哀悼無關。
  3. 有人說「讀者根本就唔會知道,神對被無辜殺害既嬰孩有乜安排。有可能全部上晒天堂呢。Who knows?」這也是轉移視線:屠殺中死者死後有何「下場」(如有),亦與是否屠殺或應否哀悼無關。我們為屠殺事件感到悲哀,亦非出於相信死者死後有何「下場」(如有)。
某些人要認為某個日子是慶祝某項事情,這是他們的自由,但不是其他人的義務。某些人士拿著「尊重信仰」的盾牌,非要教化別人接受某種「真正意義」不可。這行為理應(但沒有)受到社會的非議,不知道又是否需要為此哀悼了。

還有,每年這個時候想想,有多少人為某宗教埋葬其思考能力、有多少政客和官員向某宗教傾斜、某宗教對文化的侵蝕增加了多少等吧。這樣,相信無論是否相信某角色曾在這天出生的人,都多了一個(或以上)哀悼的理由。

分手保險

因應現今社會的需要,我們有各式各樣的保險:火險、水險、人壽保險、工傷保險、汽車保險、旅遊保險、電器保險等等。可是總是少了一項,也是我曾經構思的:分手保險。

原因

不是嗎?談戀愛導致分手收場非常普遍。就算能結婚,離婚率亦不斷上升。另一方面,分手可以對個人的生活、收入等造成重大的影響。只是,此危險沒有得到和其他危險相若的保障。

  • 兩人一起生活,尤其是同居或結緍的話,財政的管理和分配變得含糊,例如由一方工作及提供活費用,居於在其中一人擁有的房子等。若分手的話,其中一方或雙方要重新適應,例如找工作、搬離舊址另覓住所等。其間更可能有周轉的問題。
  • 離婚手續,以致透過法律訴訟解決財產擁有權或兒女撫養權等,都需要金錢。
  • 分手後請驗身。若驗出傳染病,則需對症下藥。若驗出懷孕,則要選擇墮胎或生產。這些行動全都需要金錢。
  • 剛分手的人,可能感到抑鬱,需要輔導或幫助。在這個時候,由前伴侶就連「吃得好一點」或「買些東西安慰自己」般簡單的事都需要金錢。
方式

並非保險從業員的我,無法定出保險的細節。但以下的可以是保險的大綱:
  • 先透通商議找出分手後可能出現的即時需要,然後按財政狀況作出取捨,定出供款額。
  • 最好由雙方同時供款,以示雙方都有付出和認同此安排。當然,若其中一方沒有收入,則很可能無法付款。
  • 通常分手後所需的費用會與日俱增,所以未必需要提早提款的機制。若此機制存在,則在安穩的日子中,供款者或許會忽視危險的存在而選擇提早提款,影響日後的保障。
  • 萬一分手的話,按與其他保險相似的方式申請索償。
  • 應制定清楚細節,例如萬一其中一方或雙方死亡的話,保險的金錢如何安排。
  • 應由律師或保險分司作中間人,負責制定及執行協議,以免日後有爭議。供款須包括這些服務的行政費用。
困難

此保險的性質,令騙取保證變得容易-供款者可以合作訛聲已分手,而保險公司要証實此事亦有困難。解決方法是只容許賠償金額來自供款,而非由保險公司津貼。

但我認為實行此保險的最大困難,在於難以令雙方同意設立計劃。曾幾何時,談人壽保險是個社會禁忌,不少人視為不吉利甚至「咒他們死」。分手保險若存在,將會遇到相似的問題。向伴侶提出投保的打算,可能被誤會為打算分手,或要背上「對對方無信心」、「對感情不認真」等罪名。之後若有加減保費的行動,就算出自實際需要,也會引起猜忌。

而且,投保者大概是出於好意,但對方在分手後會否領情是另一回事。例如:有些人在分手後會設法跟「屬於前伴侶的東西」一刀兩斷(例如扔掉所有對方送給自己的東西)。保險很因易被歸入這一類。

何況,沒有先驅者的情況,造成了雞和蛋的兩難局面。不會嘗試做先驅者的我,唯有把這概念擱在一旁,猜想它在哪個時候才可實現。

(2007/11/21)

台性教育教材 三點盡露惹爭議

取自11月23日的明報

台性教育教材 三點盡露惹爭議
(明報) 11月 23日 星期五 05:05AM

【明報專訊】「嗯……太露骨了吧!」一名小五女生如此評價台灣衛生署日前新編製的性教育教材,顯得有點害羞,因為這套教材對男女性器官、性行為毫不避諱,部分家長、教師亦對此存疑。

這套教材是台灣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杏陵醫學基金會編製,雖然是Q版漫畫,但「三點盡露」,其中包括男女的性器官、性交和嬰兒從母親兩腿間出生等畫面,完全無避諱,小學生看到這些畫面難免有些臉紅。

設計這套教材的台灣性教育協會理事長高松景表示,現時資訊發達,與其費盡心力防堵孩子接觸色情,不如先教導他們正確、健康的性觀念,「過去的教材每次都講兩人結婚後就跳過去,自己去想像,並不是好的教育方式」。

台灣過去將男女生理課程安排在中學階段,但教師或略過不講、讓學生「自學」,或要關起門窗,避免被街外人看到。因社會開放程度增加,衛生署決定將這些課程提前到小五、小六講授,但孩子和家長、教師的反應不一。

贊成者認為,早點啟蒙正確的性知識,有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,並尊重別人,萬一孩子不幸遭到性侵害,也可避免二次傷害;但反對的人覺得,太赤裸的圖畫,反而會令孩子有不當的模仿。

明報駐台記者 莊慧良

令人嘩然,不過不是指教材,而是指別人的反應。有點害羞、有些臉紅的反應可以理解。但若在性教育課講解性知識是「太露骨」的話,性教育課用來幹麼,有關知識又應留待何時講解?(還是學上一代那樣閉口不言,留待好奇的小朋友自行想像和發掘?)

「太赤裸」這詞語,我還是第一次聽到。難道「赤裸」也有程度之分,有比赤裸更赤裸的赤裸?反對的人是否提議「不要這樣赤裸;只要那樣赤裸就夠了」?

「不當的模仿」亦不知是指什麼。難道是模仿裸露?我還以為其他人都像我一樣,每天都有裸露的(洗澡時)。模仿性交?原來這行為也可以「模仿」而非為滿足需要而做的。至於模仿出生,就更不知是什麼東東。

不過放心吧,明光社正在集資和擴充營業。待他們開設台灣分部後,當地的性教育應該會有「改善」的了。

(2007/11/30)

最新留言